薛宝钗为何要嫁给贾宝玉 薛宝钗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红楼梦的女主人之一,美人如玉的薛宝钗究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曹雪芹要把薛宝钗和林黛玉并列为《红楼梦》奇女子中的首座人选!
因何非要嫁给贾宝玉呢?其中的原因有哪些?有没有真的喜欢贾宝玉呢?怎样评价薛宝钗的为人呢?!想知道其中缘由那就来下面看相关的介绍吧!

红楼梦中的'冷美人'薛宝钗为何非要嫁给贾宝玉?
薛宝钗是个在生活的不如意中逐渐长大的早熟女孩子。她有过幸福的童年~但长大接下来可是要面临着家败的危机.
小小年纪便已经深知生活的艰难~大观园里的女孩子 - 唯有她对钱财地位有明确的概念,懂得勤俭持家,于是也才会不爱奢华装扮。
说实话,由此~也更能够理解薛氏母女的艰辛,明白薛姨妈为啥想极力促成“金玉良缘”...毕竟,除非在薛宝钗以后的夫家根基够厚、而且又能够无条件地帮忙~才有可能让薛家的败落命运进一步地推迟。
不然,单靠着这个整日惹是生非的“呆霸王”薛蟠,恐怕只能让薛家离“一败涂地”越来越近。
其实吧、由此看来,贾家哪怕算不上最好的对象,但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宝玉长相又好,姐姐又是正当红的贵妃娘娘,不能少的是亲上加亲,日后有了麻烦,贾家总不能置薛家的孤儿寡母于不顾!
要我说啊~宝玉与宝钗却实在不是一对合适的好夫妻~宝钗即使对宝玉有些好感 - 反而也只是女孩子的青春萌动而已,这两个人完全不是志同道合的姐弟俩,而宝钗之所以想嫁给宝玉 - 大半的原因是出于家族的考虑。
宝钗虽然没有黛玉那样的纯真率直的个性、却比黛玉有着更强烈的责任心与担当力,宝钗之苦~苦在太懂事太争气,薛蟠若有妹妹一半的心力,薛家必定大富大贵...
只可惜,千斤重担落在了一个女孩子身上 - 要拿着自己的婚姻来拯救整个家庭的没落~宝钗怎么能够不苦?
黛玉之苦,是天性所致~而宝钗之苦 - 是社会所使,黛玉的悲剧令人感伤落泪 - 而宝钗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于是看本文的人也就愈明白了薛氏母女在贾府的不容易.
为了能够有所依傍、母女二人甘愿充当“门客”、每天承欢贾母膝下、又要时刻察言观色陪着小心。
薛姨妈母女在贾府中并非如鱼得水,也是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薛宝钗海棠诗最著名的一句便是“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是她自己精神追求的写照!
但以红楼花语而论,她却是艳冠群芳的花王牡丹、怡红夜宴中~宝钗抽到的花签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书中,宝玉也曾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很自然地看本文的人会把宝钗同丰艳秾丽等词语联系到一起...更不用说受87版电视剧的作用 - 对宝钗、黛玉这两人的扮相在那里严重的误解:剧中的黛玉出场便是一身素衣,零星几支钗钏,清素得很,而宝钗动辄便是满头珠翠,锦衣华服。
实际上相当错位...薛宝钗名虽为“宝钗” - 但并不爱好富贵饰物,而且衣着打扮极尽朴素~这才符合她“雪”的特征!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不是这样林黛玉却是个标准的贵族小姐、衣着饮食无不极致讲究,服装色彩也多以红色系为主,这也才符合作者“爱红 ”的精神~作为钟爱黛玉的贾宝玉,更是视红色为最美的色彩 - 首座流的人物必定穿着首座流的色彩,黛玉平素一定少不了穿红着绿!
而宝钗之所以不得宝玉、贾母等人的喜欢,跟她的个人爱好跟打扮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贾母、贾宝玉等人毕竟是沉睡在富贵梦境中的迷糊之人,并不懂得“淡极始知花更艳”的真道理.
林黛玉和薛宝钗,就仿佛是汉成帝时的赵飞燕与班婕妤,赵飞燕虽然妒忌成性,不惜残害后宫、但单以爱情而论,却也未必不可取,至少她对爱情的是挺高的~不允许其他女人的分享。
而班婕妤却是一个著名的贤德女子,在汉代的后妃中享有盛誉。太后也曾夸奖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这事儿说来话长,”以楚庄王著名的贤妃相比班婕妤,可见其高洁的品质!但这个贤德美人在赵飞燕进宫后就现在就失宠了,从此便侍奉太后了可是余生~既是悲哀,也是她的聪明,躲在太后的羽翼之下、至少没有赵飞燕残害。
可见,爱情面前,不论贤邪,即便皎洁如霜雪,也难免恩情中道绝。薛宝钗还是班婕妤 - 都是输在太过贤惠,对男人而言,任性的女人往往更有吸引力。
己卯本曾于宝钗此海棠诗句后做出点评:“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薛宝钗正是《红楼梦》一书中为数不多的“高情巨眼”之人。
想起来真是,红楼众人多数都属“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之辈,只管尽享富贵,哪管风云变幻?即便林黛玉也是一样,虽然知道贾府的收支“出得多,进得少”,但依然娇荣尊贵 - 过一日算一日,只沉浸在自己的小情调中。
而薛宝钗能于富贵在...中间实施节俭,在尚未完全没落之时作日后之计 - 是难能可贵的清醒之人!
作者写了林黛玉、薛宝钗这两个旷古绝今的奇女子~表面看来是黛玉家贫,宝钗富足,说真的恰恰相反.由此看本文的人更敬重宝钗的为人.
她识时务、是坚强能干的女孩子 - 她有她的可怜之处,小小年纪反而要承担生活的压力,却又能够淡然处之,不卑不亢、坚守自己的立场,实属不易。
相比之下,黛玉则不够成熟...黛玉纯属于诗的产物,是一个从诗的意境中走出来的女孩子、她即便悲即便苦,也是一种诗意。
宝钗属于生活,黛玉属于艺术,宝玉会迷恋上黛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结了婚的人都会明白宝钗的优点,要说过日子,还是宝钗最踏实。
从这个角度来看,宝玉确实没福气!
如何客观评价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怎样的人?!
事实上,如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薛宝钗无疑是《红楼梦》人物群像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位。而其成功,就在于性格的多面性同复杂性,我谓之为“深”...
这种“深”,引起的后果就是有很多朋友没有“读全”甚至没有“读懂”薛宝钗!
我承认、薛宝钗身上有很多缺点~宛若为王夫人化解金钏之死时的“冷酷” - 比如自己偷听到红玉跟坠儿的谈话却嫁祸给并不在场的林黛玉的“奸诈”~比如参与“金玉良缘”阴谋时的“自私”,就像同下人“划清界限”的“世故”等等...
我们也务必要认识到,在薛宝钗身上在并且还具有更多的难得而可贵的优秀品质,不然 - 按照曹雪芹的标准~她是无法同林黛玉并列首座的。
薛宝钗到底有那些过人之处呢?
首座, 是宽容忍让!
这一点,我已经在另外的文章中阐述过了,无论是面对贾宝玉的“失言”,还是面对林黛玉的“讽刺”,还是面对丫环的“玩笑” - 薛宝钗都能顾全大局~适可而止,忍字为先,永远不会把局面闹到不可收拾,让大家难堪.
这无疑是薛宝钗迥异于众人的一点...
第二,是才华出众。(算命www.bmfsm.com)
这一点、近乎已经不得阐述、无论是诗才、学识、修养甚至口才,薛宝钗都是“超一流选手”,并不在林黛玉低于。
第三,是干练精明。
你猜怎么着?大家一定还记得贾母要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的事吧,这不仅难煞了惜春,也愁坏了宝玉跟众姐妹 -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薛宝钗不过有条不紊的拿出了解决办法,那种处理事情的条理性、那种遇大事不慌乱的品质,真的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而这,是薛宝钗远远胜过众人乃至林黛玉的。还有探春暂时代理荣国府事务的时候、宝钗的协助是非常得体更有甚者得当的...
第四,是自尊自爱!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大家说薛宝钗参与到“金玉良缘”的阴谋中是她难以洗刷的污点~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场阴谋中她也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优点...
她是被迫参与“金玉良缘”阴谋的。小说哪怕没有明写,但各位可通过一些细节感觉到 - 薛宝钗对于这场行动是持保留态度的~并且,她是在还不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已经有“一段真情”的情况下参与的...
一方面是她确实喜欢贾宝玉 - 另一方面是因为薛宝钗是个非常孝顺与听话的孩子、妈妈与姨妈王夫人的话她是不可能不听的。
当她感觉到“金玉良缘”的实施已经伤害到自己的自尊时、她已经有明显的反感情绪...小说第二十八回写贾妃端午节赐众姐妹礼物,独她跟宝玉的礼物是一样的 - 这对于薛宝钗来说,本是件好事情.
可是、宝钗的态度却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宝钗为什么会这样?!她当然知道妈妈同姨妈王夫人为了促成她与宝玉已经游说过贾妃了.她薛宝钗是不赞成这样做的,这是因为这已经损坏 了她和林黛玉之间竞争的“平等性”,因为薛宝钗也是一个出色的、美丽的、才华出众的女孩儿,即便她要争 - 也要凭自己的魅力取胜,而不是靠“以大欺小”与“仗势压人”或者“耍阴谋诡计”,这就是薛宝钗与薛姨妈、王夫人的最大区别、也就是说,薛宝钗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
当她感觉到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真情之后就已经决定放弃退出了...小说第三十六回写贾宝玉被打后薛宝钗来探视、刚好听到了贾宝玉的一段梦话 - 是这样写的:“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与尚道士的话怎么样信得?何事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这段描写~对于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感情变化相当关键。在此之前 - 包含就是这次探视 - 薛宝钗哪怕反感母亲和姨妈使用的过分手段,觉得“没意思”,但从她个人的角度来说,她也是喜欢贾宝玉的,也想争取这门婚事的,毕竟贾宝玉是男人中难得的体谅爱护女孩子的“奇男子”、早先宝玉被打~薛宝钗也曾亲自送药、含泪探视~证明她对宝玉是有感情的。
这会儿一个“怔”字~已经证明薛宝钗意识到了贾、林二人的真挚感情,了解了贾宝玉的真实想法~原来贾宝玉的真爱是林黛玉、而这个“怔”字也暗含着薛宝钗的意想不到、吃惊包括痛苦,从此,她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和位置了!
在此之后,细心的朋友就可能发现,她对宝玉跟黛玉,多了一份坦然 - 多了一份理解,也多了一份关爱(比方说宝钗审林黛玉说《西厢记》诗词的事以及后来劝林黛玉养好身体并与林黛玉同好如初)...
还有,当她在清虚观目睹贾母破解“金玉良缘”以后,心里难过并且已经开始萌生退意的时候、并不知情的贾宝玉同林黛玉还来“挑衅”,薛宝钗也毫不犹豫的反击(见第三十回薛宝钗讽刺贾、林二人“负荆请罪”),这份真挚自然的“愤怒”以及对贾、林的关爱之情,解释,坚强、自尊、聪明、果敢的薛宝钗已经决定丢开自己的感情而成全那一对苦命情人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时的薛宝钗,在我眼里,是一个多么可贵可敬的大姐姐呀,可气的是贾、林二人太意外了好长一段时间浑然不觉,还在继续与她为“敌”,直到第四十五回薛宝钗主动跟林黛玉交心、取得了同自己艰由解~薛宝钗才终于完成难而痛苦的感情选择!
其实吧,再她非但…反而退出更有甚者决定帮助林黛玉促成与贾宝玉的婚事.小说第五十七回,继薛宝钗与林黛玉和好完了、薛姨妈对林黛玉的态度也发生很清楚的变化,不仅要认林黛玉作女儿,更不用说要为林黛玉向贾母提亲,促成黛玉同宝玉的婚事。
其实吧,至于薛姨妈真的是否想为林黛玉提亲暂且不说,但薛宝钗的诚意却不可怀疑~她不仅如此做通了母亲的工作,更有甚者促使母亲去多关心林黛玉这个苦命的没娘的孩子,从此以后黛玉同宝钗更是以“姐妹”相称 - 而黛玉称薛姨妈为“妈”,这就显示了薛宝钗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小说是这样写的,薛姨妈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 - 断不中意!
不瞒你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和他~岂不四角俱全?”林黛玉先还怔怔的 - 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 - 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宝钗笑道:“这可奇了!妈说你,为什么打我?!”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跟太太说去?”紧接着,贾母因为老太妃去世要去守孝,就把林黛玉托付给了薛姨妈,而且是“相当喜悦放心”,薛姨妈也真的搬来同林黛玉同住 - 照料林黛玉...
应该说,薛姨妈能如此对待林黛玉、都是薛宝钗的功劳。
试想 - 一个并不比林黛玉差的女孩子 - 一样喜欢贾宝玉,更何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支持她的人势力更大~她完全可以“胜之不武”,可是,她偏不~她懂得感情的可贵,她懂得珍惜自己的感情 - 也懂得珍惜别人的感情,她理解自己的痛苦,更理解林黛玉的痛苦,于是~为了成全真正相爱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这个美丽而自尊的女孩~最终选择放弃,选择面对现实 - 选择成全别人、这同样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与情怀!试想咱们在处于这种矛盾和痛苦的抉择时是否能够像薛宝钗一样出色呢?!
贾宝玉曾经在小说第五十九回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可是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 - 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大意就是女孩在未结婚以前是十分纯洁的,出嫁以后就开始象男人一样混账了...
这事儿说来话长,这段话,我觉得暗中就蕴含了对薛宝钗的评价。薛宝钗因为想和宝玉成亲也干过几件糊涂事情,但难能可贵的是,薛宝钗在明了了贾宝玉玉与林黛玉的真情和贾宝玉真爱林黛玉以后,经过反思以,她超越了贾宝玉关于女孩的定论,非但…反而决定退出同林黛玉的竞争、而且跟黛玉作为好姐妹 - 并且一心一意要帮助林黛玉跟贾宝玉结合...
很显然,经历过与林黛玉一起抢夺贾宝玉的 “爱情炼狱”接下来 - 薛宝钗真正的“凤凰涅磐”了。
她凭借自己深厚的学识修养、道德修养和坚强的意志与博大的胸怀,最终战胜了自我...这样看来、薛宝钗确实称得上大观园的首座“奇女子”,一个完全可以胜过无论什么男子的“奇女子”...
难怪,曹雪芹要把薛宝钗与林黛玉并列为《红楼梦》奇女子中的首座人选。薛宝钗~尽管有她的缺点,但她在关键时刻作出的可贵选择确乎无愧于这样的地位!对于薛宝钗这位“奇女子”,大家给与的尊敬与爱怜~绝对不必须亚于林黛玉!如果说林黛玉是因为与贾宝玉“生死不离”的爱情而位列金陵十二钗之首的话,那么,薛宝钗就是以贾宝玉(或者说曹雪芹)对她发自心底的敬意而跟林黛玉并列首座的...
而这样的评价丝毫不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