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过年的习俗
过年也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开始,区别的区省份都有当的的过年习俗。那么对于客家人过年的习俗您知道多少呢,下面来看为您整理的吧!

要我说啊,
客家人过年的习俗
客家人过年传统习俗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就叫做“入年架”,“入年架”的头两天,家家户户就要敬灶神,也就是送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
其实吧、当然现在一般家庭并没有安置灶神~但是在乡下农村人家的厨房炉灶上头,都还安装有灶君神位。听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来监察人间善恶的监察神,导致大家对灶君是相当尊敬的。
送灶神~大体上都是由家庭主妇主持、拜灶神的祭品、必须用五谷杂粮与糖果之类的东西;五谷杂粮是暗示灶君上天以后 - 多讲点人间五谷收成的事。
记得小时候我的外婆会一边捻香、一边小声在念:“一杯清茶三枝香,欢送灶君上天堂;灶君上天言好事,各日下凡降吉祥!
说实话,”据说,送灶君的日子,并不是家家一样的、各色人等有所不同。大体上的区分是:官三、民四、“王八”五六 - 也就是官宦家庭是二十三 - 民间是二十四,至于当“王八”的下流人物~就是二十五、二十六两日,这是古老的例规...
我们客家人估计是出身官家,送灶都是在二十三日那天。
从送灶神上天开始 - 老人家就不准家里人随便骂人,也尽量不说不吉利的话...假使要修理房子~入年架以后就不必选择日子~随时都可以动工。
一般家庭二十五、二十六家家都大扫除 - 二十七、八就蒸甜粄、做发糕。除了做来一家人享用以外,妇人家转妹家,都会带点甜粄、发糕做礼物;也会用来款待客人、说明甜甜蜜蜜。
除夕日,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分别办几付三牲果品,除了用来祭祖除了,像土的伯公等神庙都要去拜祭。早上起来还贴春联、而最隆重的是除夕下午敬祖公~男女老少都集中在伙房屋、祖公神位前捻香祭拜,这时候可说是到处鞭炮连天。
除夕敬过祖公后,全家就欢庆团圆吃年夜饭了,饭后家人都可能得到一份家长的红包、也叫做压年(岁)钱。
你猜怎么着?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有“勤俭持家”的风气、和戒杀生的慈悲观念、导致在年初一,一年头一日首座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斋”。
吃了早斋以后,一般的习惯老人家是要到寺庙烧香,因之寺庙香火鼎盛 - 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纳福。
其实吧,大年初二回娘家。初三开始就走亲串戚啦。初七的时候要吃七样菜~这个我非常喜欢,嘿嘿~~不过客家人一般是初五出年架、年就过完了……元宵的时候得不算过年了、那时候会有舞狮,还要吃元宵~就是汤圆
客家人过年的习俗讲究
1、隔年饭
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年饭”,还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祗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同12根大蒜!
还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
2、磨豆腐,干鱼圹 - 杀猪、鸡、鸭
这事儿说来话长,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差不多,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所有鱼圹放水捉鱼 - 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
和此在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
3、贴对联
年节这一天,家家都会贴上写有吉祥语的红对联和横幅 - 大厅里贴上大红的“福”字~猪牛圈里贴上“六畜兴旺”的红条幅,除外还会在许多用具上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
4、点岁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岁的习俗,家家通宵达旦灯火明亮 - 称之为“点岁火”、火笼加炭称之为“沤火桶”。
大家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大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5、敬祖先
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
行礼接下来,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持续,炮竹声不绝于耳 - 一直延续到黄昏。
6、拜年
初一早餐,客家人习惯要吃“长寿面”,原因是面条长标记长寿。继续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红包”,旧称“挂颈”.
到亲戚家拜年 - 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 - 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拜年酒”吃鸡腿、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 - 甚至正月底。
7、吃素斋
说真的,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有“勤俭持家”的风气、同戒杀生的慈悲观念、所以在年初一,一年头一日首座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斋”。
吃了早斋以后~一般的习惯老人家是要到寺庙烧香、因之寺庙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纳福!(算命www.bmfsm.com)
8、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
这习俗已逐步被淡化!
年初三的早晨,我都会被窗外的鞭炮声与打扫声吵醒,既然这一天我的家乡有大扫除“送穷鬼”的习俗。
当天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卫生~大人、小孩齐上阵,好不热闹。
9、年初三“送穷鬼”
年初一跟年初二这两天~尽管屋内屋外的的面堆满厚厚的鞭炮纸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 - 但这两天不能扫的、也不能倒垃圾!
这些垃圾必须等到年初三才能清扫...原因是人们认为新年伊始的年初一与年初二这两天要“囤财”、这两天扫的与倒垃圾 - 会扫走与倒掉家中的财运。
客家人把年初三称为“穷鬼日”,这一天要把“穷鬼”送出去!
“送穷鬼”是把贫穷同不好的东西送走~同贫穷、霉运告别的意思 - 所以年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垃圾、不好的东西清扫出去...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把垃圾倒在岔路口再焚烧的现象少了,很多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村口的垃圾桶里了!
但“初一初二不打扫 - 初三大扫送穷鬼”的习俗还一直在流传.
10、客家过年禁忌:
年初一不能扫的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
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
按祖客家人传统规矩 - 正月初一至初三是不许从外面带“青”进来的、所以过年前,家庭妇女会买够蔬菜过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