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哈萨克族的人们居住的场所都是有着特别的讲究,而你们知道哈萨克族的人们对于传统民居建筑又有怎样的特色吗?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哈萨克族的传统民居特色给大家,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哈萨克族的传统民居特色
哈萨克族民居特色在哪
公元前105年,远嫁乌孙王昆莫的汉朝细君公主在《黄鹄歌》中写道:“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哈萨克传统民居是便于拆卸和携带的毡房,这是承载着他们两千多年历史的“活化石”。毡房的主要原料是毛毡,其架子是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木做成的。毡房搭建、拆迁容易,冬暖夏凉,坚固耐用,八九级大风也能安然无恙,是牧民们挡风避雨的好住所。(算命www.bmfsm.com)
哈萨克牧民的饮食主要是肉和乳制品。乳制品很丰富,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酸naizi 等。他们喜欢用大块肉做抓肉、纳仁,也吃抓饭、馕和包尔萨克(油炸发面果)。饮料有牛奶、羊奶、马naizi ,且特别喜欢马naizi ,马naizi 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
哈萨克族传统民居特点
哈萨克族民居屋“毛毡房”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从事农业已经定居之外,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的是可以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称为“宇”.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做成圆栅和顶,先构成毡房的骨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富裕牧民的毡房洁白高大,房顶还饰有红色或彩色图案。贫苦牧民的毡房则较矮小,而且结构简陋。哈萨克族毡房内部的陈设与布置都有一定的规矩,分成堆放东西和住人的部分。毡房一般向东开门,进门左、右上方是铺位,正上方放置衣箱、马鞍,箱前铺坐垫,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进门左、右两侧则是放马具、打猎用具、拴幼畜和放炊具、食物的地方
哈萨克族民居有哪些特点
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宇”,是可以拆卸和搬运的圆形毡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修建平顶土房。毡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红柳做成圆栅和顶,构成立架,然后在木栅外围上芨芨草编成的墙篱,再包上毛毡。顶部有天窗,覆以活动的毡子,用以通风。有的房顶毡上饰有红色或其他色彩图案。毡房一般向东开门。
- 上一篇:哈萨克族的民风民俗
- 下一篇: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 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特点
- 哈萨克族的传统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