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春节作为一个年份新的开始,也坐为 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热闹的节日,你可否是到春节有些什么节日习俗呢?春节的来历与意义又是什么呢?2016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放假安排又是什么样的呢?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2016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6年的春节是几月几号
2016年春节是2月8号,农历正月初一,星期一,天干地支丙申年,庚寅月,庚申日。春节乃是我们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春节期间, 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 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 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2016年春节的节假日安排
关于放假,目前国务地 还未公布2016年春节的放假安排。根据以往的惯例预测2016春节放假7天,从2月7日(也就是除夕)起至2月13日(正月初六)。
2016年春节的节日习俗
1、贴春联:春联又叫门对,是我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之一。只有到了重大节日,才会去贴新的对子,所以在春节,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贴新对联在门的左右两侧,为节日增添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2、贴窗花:除了贴春联,某些地区还喜欢贴窗花,用传承古今的剪纸工艺,在红纸上剪出栩栩如生的吉祥字或者动物,寓意非凡,广受汉族民间的喜爱,所以在春节上,很多地区会贴春联也贴窗花。(算命www.bmfsm.com)
3、贴福字:贴福字是绝大部分地区都会做的一向习俗,主要不是贴在自己家,是对面家的墙上。当然屋内也需要挂上一个福字,这样里里外外都有福。
4、点爆竹: 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首座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 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5、压岁钱:压岁钱这可是新年的重头戏,因为那些年轻的后辈才不管新年有什么寓意呢,红包才是关键,不过拿了红包的你们,还是要知道其代表的含义比较好,红包的作用就是在于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同时又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6、办年货:一般来说,年货都是春节前做的事,因为在春节办年货的话,一般都要等上一两天才行。不过这依旧无法阻挡人们对春节的热爱。办年货是 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 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春节的来历,春节有什么意义
一、春节的存亡
1998年和1999年,我连续两次参加 电视台制作的有关春节民俗的节目。首座次是作为大型文化史讲座"中华文明之光"之一,专门介绍春节民俗的内容与历史;而第二次则是探讨春节民俗所遭遇的现实问题。电视台编导强调:这一次不需要介绍春节,因为大家都会过春节,并不特别需要我来介绍;而是需要作为民俗学者的我来谈谈为什么要过春节。春节为什么存在?春节有必要吗?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大家何必为此忙忙碌碌呢?春节放鞭炮在大城市已经禁止,那么能不能彻底取消春节呢?这些当然都是大问题。可是这些大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编导的头脑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也都会遇到与此类似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感觉到春节越来越没有意思。说起来,理由是多方面的。刚刚过完了一个新年(元旦)又来一个新年(春节),让人多少有些糊涂;年前是一片忙碌,那是多么的劳累;到了除夕照例是"春节联欢晚会",虽然那些演员极尽逗乐之能事,可是娱乐是春节的主要目的吗?正月初一,鞭炮不许放了,几乎是一片死寂;由于分家,儿孙给爷爷奶奶拜年还要长途跋涉,而交通又是那么差!那样辛苦值不值?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没意思"!
"没意思",换句话来说就是"意义的缺乏"。文化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使用一系列的符号,传达一系列的意义。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个具体的符号,都在传达着一定的意义。传达意义是文化符号的最具本质性的功能,它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被替代。当一种文化符号难以传达其所负担的意义时(或者符号形式存在问题,或者符号形式所负担的意义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那么这种符号也就面临灭亡的命运了。当人们觉得春节"没意思"的时候,春节的命运也就危险了。
二、追寻民俗的意义是民俗学的终极关怀
面对这个现实问题,民俗学如何回答?民俗学应该如何回答?这是关系到民俗学的性质、或者说关系到民俗学的终极关怀的问题。民俗学如果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地位,使自己成为现代学术世界的重要分子,就必须正确回答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可是,民俗学旧有的那些回答方式如今面临挑战。在这里,像民俗学家们过去常常做的那样追溯古代春节的起源,是无法解决人们"没意思"的困惑的,理由是:春节再古老,也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总不能因为古已有之就应该永远有之吧!"好古之心"并不是人们普遍的心态。那么换一种做法,罗列现在春节的种种习俗,尤其是农村地区热烈、喜庆的过年习俗(贴窗花、踩高跷),或者祭神、祭祖等多少包含信仰崇拜 色彩的习俗,同样无法解决"没意思"的困惑,;理由是那些都与现代生活距离太远,现代生活根本不缺乏热闹或奇异,甚至是过分的热闹和奇异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失败就在这里,它只提供了热闹和娱乐,却无法提供能够让人心安理得的意义。那么怎么能依靠这些新奇去克服人们心中的"没意思"呢?上述两种做法都与意义无关。必须超越单纯的***作业和旧有的历史溯源,创造性地发现民俗的意义,创造性地阐释民俗的意义,从而使人们对意义的追求得到满足。民俗学只有在解答了现实社会所提出的问题之后,才可能赢得自己应得的声誉。
探求民俗事项意义的必要性解决了。那么接踵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探求民俗事项的意义是民俗学应有的职分吗?民俗学是研究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一门人文学科,它既讲究科学态度,同时也应该体现价值判断。这是民俗学与社会学的最大区别。民俗学者作为民族一分子,在发现民俗的意义,阐述民俗的意义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像我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而使双脚离开地面一样,民俗学研究不可能超越或摆脱价值判断。现在是西方势力和西方文化当道的时代,我们 人和 文化(即我们何以是 人)都面临危机。危机不仅仅是军事上面临威胁、经济上面临剥削;更深层次的危机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被冲垮了,真正的礼崩乐坏!我们的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意义正在丧失,我们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意思",以至于作为一个讲究礼义廉耻的 人似乎是一个耻辱。我用"耻辱",丝毫也没有夸张。讲礼节被视为拘谨,守道义被视为死板,居清廉被视为迂腐,知羞耻被视为时髦的反面──过时、落伍,乃至落后。在这样的时刻,自居文化精英的知识分子、作为专门研究民间文化的民俗学家扪心自问,在学术活动中一味标举"绝对客观"的同时是否放弃了自己更加基本的道义责任?我绝对无意于死守传统价值,而是说一个人文学者应该守护自己所坚信的价值,不能以任何借口抛弃这一职守!民俗学家必须追问民俗的价值与意义,这不仅仅是研究所必须,而且是人生所必须!
日常生活的意义被忽略得太久了,民俗学家自己都忽略了它。这就难怪普通百姓会感到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没意思",同时也就难怪民俗学会遭到人们的歧视。未来民俗学的发展,首先仰赖于彻底摆脱目前这种被动局面。
三、春节的意义
春节作为我国三十几个民族共同的重大节日,其间包含着许多固定的年年重复的仪式行为。例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年糕、吃饺子、拜年等等。这些仪式活动是包含了很丰富的意义的。所有的意义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座类是当事人普遍地自觉意识到的意义,这种意义可以通过民俗学者的***作业而得到。这是当事人进行春节民俗活动的直接的心理支持力量。第二类是当事人意识不到,但是又确实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的意义,这种意义必须经过民俗学者的深入分析才能了解。这是当事人进行春节民俗活动的潜在的心理支持力量。但是这种力量甚至比前一种更为强大!因为它不受人们一时之需的压迫。所以这两个层次上的意义都必须加以探索。
值得强调的是:春节不仅仅是社会下层百姓的节日,它也是社会上层分子的节日,所以它才称得上是我们全民族全社会的民俗节日。郎世宁绘画作品中就有一幅是表现乾隆皇帝与众皇子过年的情景,其过年方式与百姓是一样的──贴春联,放鞭炮。不过,这两个社会阶层对于春节意义的体验和认识是同中有异的,并不能强求一致。上层分子所体验的意义可能有些抽象、深奥;下层所体验的意义可能有些粗略。民俗学家过去强调下层百姓所体验的特殊意义,并企图以之说服全社会,那是必然要失败的。失败的表现就是有许多人无法体验那种特殊意义,并因而感到"没意思"。本文所讨论的有关春节的文化意义将包括以上各个方面,以求对春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 上一篇:细说 传统节日的由来
- 下一篇:2016年除夕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