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
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三有着传统节日习俗“祭灶”,关于祭灶的起源是什么?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又有哪一些呢?
相关的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民间说法又是怎样,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相关的内容吧!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
祭灶的起源
祭灶的风俗 - 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汉族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跟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
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
带有很很清楚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祭灶的含义
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王菩萨等.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上天赏罚。
祭灶仪式简单~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上麦芽糖制的糖瓜或关东糖,意在让灶王爷把嘴粘住 - 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乱说乱奏。
还要烧些纸钱 - 意思是送灶王爷上天路上用的盘缠.还要给灶王的坐骑准备一桶水与一些草料,供他喂马之用。祭祀时念诵着“上天言好事 - 下界保平安”的口诀。
7天之后、也就是除夕晚上、家家再燃香烛~摆上供品 - 把新买来的灶神像贴在灶上神龛里 - 上面写着“保佑”二字~两边贴对联,有的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写“油盐深似海,米面积如山”。
这就是把送走的“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
为了除旧迎新、送灶前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家庭主妇们习惯上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 - 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接着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
扫完以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民间称之为“扫尘”、“掸尘”。
因为有民谚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民间说法
每年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 民间效应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想起来真是,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马上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你猜怎么着?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 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算命www.bmfsm.com)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跟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最好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备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 - 并供上用饴糖与面做成的糖瓜等!
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
”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 - 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
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与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与草料,点火焚烧。
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现在一家人围着火叩头 - 边烧边祷告: 今 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 - 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 上一篇:“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祭灶糖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