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族发型
唐代诗人岑参诗歌《敦煌太守后庭歌》中有这样的句子:“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在古代汉族是很注头发各发型的。那么,古代汉族的发型有哪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饰资料,大家一起看看吧。
古代汉族发型
古代汉族的发型有哪些
结鬟式
这类发型,皆是结鬟而成,有的耸立头顶,有的倾向两侧,有的平展,有的垂挂,妇女自身头发有限,往往加上‘假发”,首饰,巍峨华丽。据记载:相传汉武帝时,瑶池王母来会,诸仙女之发髻皆异人间,高环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号为“高鬟望仙髻”,再饰有各种珠宝,金簪风钗或步摇,就更华丽高贵。这种高环发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贵的发式,多用来表示神话中之仙女,皇后贵妃与贵女流的发型(从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永乐宫壁画的玉女等发式亦可见证)。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装饰不宜过分华丽,这种发式秦汉两代及秦以前各代颇为盛行,汉以后各代多崇为仙女发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头顶,有在两侧,鬟数也可随意结扎而定,变化很多,可灵活运用。
拧旋式
这是汉代末期始创的一种发式,据记载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这种发式的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象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据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一绿蛇,甄后每日梳妆时,此蛇则盘缠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为髻,每天皆因蛇形变化而梳髻不同,因而号为“灵蛇髻”。
这种发型灵活生动又饶有风韵,为神女与未出室的名贵女流所好用。这种发式变化的形式很多,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头前,变化生动舒美,在古代仕女画中尤为多见。造型时可灵活运用。
盘叠式
这种发式在唐代的绘画、雕塑与墓壁画皆可见到,唐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画中,有很多盘叠的螺髻。据记载;唐长安的妇女好梳盘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耸而不走落,号为螺髻。在长安风靡一时,这种“螺髻”主要以盘叠形式作成,其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然后采用编、盘、叠等手法,把发髻盘叠成螺状,放置在头顶或两侧或前额与脑后,也可随意盘叠各种形式。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在王渔洋之诗赞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盘叠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样的螺謦。在造型中可灵活运用。
反绾式
这类发式据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记有魏武帝宫中的宫妃梳反绾臀的记载,隋唐这种发式也甚为流行,在《妆台记》中记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臀”。反绾是将头发拢高翻绾而成,也属于高髻的发式,其制法是将头发往后拢结,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有的梳编成惊鸟双翼欲展的样子,称为“警鹄髻”,也有梳编成单刀或双刀的样子,称为“翻刀髻”,也有将多股的头发翻绾成花式,称为“百花”。其形式与手法甚多,皆靠拢结翻绾或反绾而成。
这种发型多为宫妃、名贵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绾的髻下留一发尾,使之垂在肩后,称为“燕尾,亦称“分髫髻”。历代的称呼虽不相同,但其基本发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时,可灵活变化与参考。
结椎式
这类发式在古代妇女的发型中,最为普遍,采用最广,历代都有采用,延续最长,从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皆沿用。只是发型的高、平,低,及结椎在前、中、左右、后等变化不同而已。这种发式的梳编法,是将头发拢结在头顶或头侧,或前额与脑后,在扎束后挽结成椎,用簪或钗贯住,可盘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耸竖于头顶或两侧。据记载:梁翼之妻孙寿将结椎置于头侧,并使其下堕,称为“堕马髻”,亦称‘梁氏新妆’,曾风行一时,赵合德入宫时将发卷高为椎,称为“新兴髻”。梁鸿之妻孟光好梳“椎臀”。这些发式皆是结椎式的变化,掌握其梳编法,就可变化或创制各式各样的椎髻,在造型时可灵活运 用。各式椎髻多为已婚shaofu 所用。
对称式
这类发式从秦汉一直沿用下来,历代皆有采用,其典型的发式是“双丫髻”与“卯发”。“双丫髻”主要是宫廷侍女、侍婢丫环的发式,据传秦始皇令宫廷侍女梳双丫髻,穿背子与衫,历代沿继袭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变。这种发式是将头发从顶中分两大股,往两侧乎梳,并系结于两侧,再挽结成两大髻,使其对称放置在两侧。也可对称结鬟,使之垂下,为民间少女所好用。
妇女最常见的发型,按其梳编规律分为以上六大类,在造型时,可依据各类的梳编法,采用髻、鬟,盘,绾、叠,拧,结等等手法,梳编出更多的发式,并根据朝代、身分、年龄,个性崇好等结合而运用,就能创制较好的妇女发式。
丱发
这是一种童发,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称丱发”,其形制是将发分成两大股,对称系结成二椎,放置在左右两侧的头顶上,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尾发使其自然垂下,最长可至肩,为历代童发的主要发型。
蝉鬓
据记载是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琼树(莫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盛唐时,流行蝉鬓,其形将鬓角处的头发,向外梳掠得极其扩张,形成薄薄一层,同蝉翼相仿佛。白居易词中形容道“蝉鬓鬅鬙云满衣”,薛道衡《昭君辞》:“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
博鬓
历代仪典发式,《晋书·舆服志》皆规定宫中的后妃要博鬓,品贵夫人也须博鬓,博鬓即以鬓掩耳,或往后拢掩半耳,是一种礼仪的鬓式。
蝉鬓、博鬓,这两种不是发型,但是各种发型必需配备的两种鬓式。
汉族发型史
一、披发。早期 (先秦时期),汉族男人多是披散头发,《史记》载: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在春秋初期,洛阳一带的百姓祭祀时披散头发,可见当时民间百姓多是披发(辛有的感叹是对其“祭于野”,而不是“披发”)。当时的贵族、官吏也多有披发的,但当其履行公务时,却将头发束起,称束发。不过就当时而言,披发者显然多于束发者。后世道士多有此发型。不过披发不利于做事,百姓们往往围布帛于额上,称“抹额”,用以约束头发,也称“编发”。
二、束发。秦汉以后,汉族多采取束发,披发者渐少。当时百姓渐渐由披发演变成束发,显然是为了做事方便,官吏、军人更是如此,比如当时常说“某自束发从军以来”如何如何。披发者还有吗?有,除了道士喜爱披发外,未成年人也多是披发,直到行冠礼时为止。束发是为了做事方便,而对于不从事劳作的帝王贵族,仍有很多人保留了披发的习惯,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发长于膝”,明孝宗“发委于地”。百姓不仅束发,而且经常佩戴“抹额”,后来的武夫往往喜欢这种装饰,那自然是为了防止战斗时头发散乱。
三、剃发。清朝时,统治者强行汉族男人采用满族发型,剃发蓄辫。顾炎武有诗:一旦持剪刀,剃我半头秃。说得就是当时前额剃发,后额结辫的情形。剃发是满族为了适应战斗而发展的一种发型,但其显然不符合汉族的审美观,即使是为了战斗,汉人也往往是佩戴“抹额”,因为汉族多是步战,头发披散的机率小,不及满族马上战斗,若不剃发,很容易造成头发披散,生死攸关。至于反剃发时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那只是一种借口而已。
四、髡发。民国时期,学习西洋发式,剪短头发。这种发型并非外国首创, 早已有之,称为髡发。“髡”即是剪短头发,早期 ,“髡”是一种刑罚,髡发者剪短头发,罚为苦役,有城门旦之说。比如汉初季布,因曾为项羽将军,与刘邦为敌,故刘邦称帝后,髠钳为奴,后得朱家相助方被刘邦赦免。故髡发是早期 办囚徒的发型。佛教传入后,僧侣们剃光头发,但头发常剃常长,留下满头茬,故也称髡发。朱元璋最不喜欢听见坤字,因其与髡同音,被疑为讥讽其曾出家为僧。比如《国史唯疑》:国初儒学官撰贺谢表笺,以嫌讳诛者,如曰作则,嫌于贼也;曰生知,嫌于僧也;曰有道,嫌于盗也;曰法坤,嫌于发髡也;曰帝扉,嫌于帝非也;曰藻饰太平,嫌于早失太平也;余类是。不知彼时文儒何从措笔?
真正的满清发型是这样的
如今在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男人一律梳着“阴阳头”,就是把头发的前半部分剃掉,后半部分辫成粗长的发辫。港台清装剧和** 清装剧还略有不同,前者剃掉的部分较少,后者剃掉的部分较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但这并不是真相,而是搞错了!甚至大错了,违背历史的真实。
满清男人真正的发型是什么式样?不是如今清装辫子戏影视剧中加以美化的造型,而是所谓“金钱鼠尾”辫--别说汉族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从审美的角度,这发型,你就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汉人反对剃发易服了。
是把四周头发全部剃得精光,只在头顶中心处留有金钱(直径1寸或3厘米)一般大小的一小撮头发,编结成又细又长的发辫,垂下来形如“鼠尾”,还要能穿过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所以它的名称叫做“金钱鼠尾”。
就是说,满清(前期、中期)男人标准的辫子式样,原来是如同老鼠尾巴一样细细的!绝不像近几年以来电视剧辫子戏里面那样粗大。辫子根部也只有铜钱那么一小撮,根本谈不上茂密。其他大部分头发全都要剃光了算。
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发根如铜钱大小、老鼠尾巴粗细”,是多么丑陋的形象啊!如今再喜欢出风头的大腕大牌明星们,也未必愿意做如此稀奇古怪的发型。怪不得清装影视剧中对于辫子要加以美化了!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发型
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这句话,今天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玩笑。这对于汉族的老祖先们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肤发看的是很重的。
古代,汉族人是束发的。古人是没有青春期的。男子20岁行弱冠礼,女子15及笄之年,象征着已经成年,成年以后头发是不能剃的。头发长了,洗起来也是一件麻烦事,洗头便成了一件隆重的事情,称之为“沐”。“浴”是洗身子,即洗澡。
与中原地区汉族居民发型形成鲜明对比的周边少数民族的披发、辫发、髡发。想当年,周朝的时候,太子他爸周幽王太作了,打算废掉太子。老丈人得罪不起,太子他姥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把犬戎带入中原地区,公元前771年犬戎灭掉了周朝(史称西周)。自此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侵入中原地区,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抵御周边少数民族。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对管仲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微管仲,吾其被(同“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没有管仲的话,我们汉族就要被少数民族同化了。披发、左衽这是少数民族的特点(参看第5期),中原是束发、右衽。这是民族政权的象征。
皇清入关之时,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要求尼堪(汉人)改学满人发型,至此,剃头匠这个职业才开始盛行。江阴城dizhi 剃发令与朝廷对抗八十天,有对联为证“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生赴死,存大明三百里江山”。六万人同生赴死就是为了这个发型。这让朝廷也没想到,理发既卫生又显精神气儿,而且还免费,多好的事情,老百姓就是不买账。朝廷妥协了,颁布了八从八不从。“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发梳辫子,穿长袍马褂;女子和明朝基本没什么变化。“生从死不从”:活着穿长跑马褂,死后可以穿明朝服饰入殓。“官从隶不从”:当官的头戴顶戴花翎,身穿补服;隶役可以保留明朝服饰。“老从少不从”:孩子年少不必禁忌,成年后需要按规矩办。"儒从而释道不从":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汉式服装。"娼从而优伶不从":戏台上扮演的是前朝的故事,不穿前朝的服饰没法演。"国号从官号不从":官职仍沿用明朝。"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